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有哪些,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化常识

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有哪些



1、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有哪些

可以看1下《中外艺术史要略》张维青、高毅清主编,里面有5大史,中外戏剧史、中外文学史、中外美术史、中外音乐史、中外电影史,可以参考看1下,。

第8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化常识



2、第8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化常识

1. ★鲁人徙越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其”: “其”作为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他的”或“那”、“那个”,这里容易理解的。上文“其可得乎”中的“其”,作副词用,相当于“难道”。它又指“大概”。如“水淹千里,民其无望焉”,意为大水淹没千里土地,百姓大概没希望了。又指“1定”。如“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”,意为你1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期望。2. ★农夫殴宦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宦者”: “宦者”俗称“太监”,又称“寺人”或“宦寺”,就是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。他们依仗皇帝的权势,常在外横行不法,欺压百姓。3. ★教学相长【文化常识】说“至”:上文有“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”,其中“至”解释为“极”,“至道”指极好的道理。成语有“至高无上”。它又指“周到”。如“虽非亲戚,然助之至”,意为虽然不是亲属亲戚,然而帮助的周到。它还指“到达”。4. ★樊重树木【文化常识】《齐民要术》:《齐民要术》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(xié)所著的1部综合性农书,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1。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。它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、食品的加工与储藏、野生植物的利用等,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。5. ★颜回好学【文化常识】颜回(前521~前481),春秋末鲁国人。字子渊,亦称颜渊,孔子最得意的弟子。《论语·雍也》说他“1箪(dān)食,1瓢饮,在陋巷,人不改其乐。”为人谦逊好学,“不迁怒,不贰(èr)过”以德行著称,孔子赞赏他“贤栽回也”,“回也,其心3月不为仁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。不幸早死。6. ★王充博览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太学”:周朝设在王宫里的最高学府叫“辟雍”,诸侯各国的最高学府叫“太学”,平民也可入学,王充即是。魏晋北朝时改为“国子学”、“国字寺”。隋朝改为“国字监”,这个名称1直用到清末。7. ★不记人过说“穷”:“穷”指“尽”。如《登鹳(guàn)雀楼》: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1层楼。”又,“帝欲使其言穷”,意为皇帝想让他把话说尽。由“尽”,引申为“彻底”。上文“悔不穷问”中的“穷”,指“彻底”,意为懊悔没彻底追问。又指“走到尽头”。如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”它还解释为“困窘”、“贫困”等。8. ★欲食半饼喻【文化常识】说“是”:“是”在文言中多作“这”解释。上文“而作是言”,意为却发出这样的话。又,“是日天晴”,意为这天天气晴好。又,“是人也无礼”,意为这个人没礼貌。又,“是人也无礼”,意为这个人没礼貌。又,“是犬为他人所弃”,意为这狗被别人抛弃了。9. ★反裘负当【文化常识】说“臣”:“臣”本指男性奴隶。《诗经》上说,普天之下“莫非王臣”,意为天下百姓都是周王的奴隶。后用作君主时代官吏和庶人的统称。“大臣”指官员,“小臣”指百姓。“群臣拜见皇帝”,这“臣”便指官员。又用作对话时谦卑的自称。上文“臣爱其毛”中的“臣”,相当于“我”,是“负刍(chú)”者的自称,句意为我怜惜它的毛。10. ★管庄子刺虎【文化常识】说“举”:“举”是个多义项的动词。其常用义有(1)抬起。(2)推举,推荐。(3)发动。(4)推行。(5)举动,行动。11. ★齐人有好猎者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得无”:“得无”作为副词性结构,表示推测或反问,常跟疑问语气词相呼应,可译为“该不会”、“怎能不”、“莫非,恐怕,是不是”等。如“天晦,得无雨乎”,意为天色昏暗,莫非要下雨了。又,“久无音信,得无有恙乎”,意为产就没音信,该不会有病害吧!12. ★何梅谷之妻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儒学”:儒学,儒家学说。儒家是先秦时期的1个思想流派,以孔子为代表,主张礼治,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。13. ★邴原泣学【文言知识】说“孤”:现代汉语中的“孤”,多指失去父母的孩子,成为“孤儿”。但文言中的“孤”,往往指失去父亲的孩子。上文“邴原少孤”,意为邴原小时候失去了父亲。又,“欧阳修少孤,其母教其识字”,这“孤”显然指失去父亲,因为他的母亲还在。14. ★晋人好利【文言知识】说“何……之有”:“何……之有”是“有何……”的倒装句式,1般用于反问。如《公输》“宋有何罪之有”,即“宋有何罪”。又如上文中“何哂(shěn)之有”,即“有何哂”,可译为“有什么好笑的”。15. ★范仲淹罢宴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谥(shì)号”上文说的“范文正公”,即范仲淹,“文正”是他的谥号。谥号是古代帝王或贵族、名人死后,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。范仲淹因为生前文学成就较高,行为正直,故谥为“文正”,后世称“范文正”。他生前是没有这个称谓的。唐朝的韩愈谥“文”,后世称韩文公。这都是褒称。隋炀(yàng)帝杨广因生前阴险残酷、穷兵黩武,故死后得恶谥“炀”。16. ★1知半解【文言知识】说“者”:“者”有多种用法,其基本用法是作助词和语气词。上文“宋人有学者”、“吾所贤者”等中的“者”,用在动词或所字结构后面,是助词,可译为“……的人(事、物)”。“者”还有另外两种助词的用法:1是嵌在数词后组成“者”字结构,表示几种人、几件事或几样东西,如“2者必居其1”;2是跟“如”、“若”、“似”等字配合,组成比况短语,可译为“像……样子”、“像……似的”,如“貌若甚戚者”。17. ★非所言勿言【文化常识】《说苑》:西汉刘向编撰。内分君道、臣术、建本、立节等2十门。分类专撰先秦至汉代史事。杂以议论,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理念。18. ★武王问治国之道【文言知识】说“若何”:上文“治国之道若何”、“爱民若何”中的“若何”是代词,表示疑问,与“如何”相同,可译为“怎么样”。19. ★君子之言【文言知识】说“百”:“百”是数词,指十的十倍。其特点是表示数量而不1定与量词搭配:(1)表示物量时直接用在名词前作定语,如“百感交集”、“百口莫辩”;(2)表示动量时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,如:“百闻不如1见”、“百折不饶”。20.★刘备纳贤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刘关张”:在历史上,刘备、关羽和张飞3人关系亲密的“恩若兄弟”。再加上《3国演义》的渲染,虚构了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的情节,发誓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”,他们1起反董卓、抗曹操、伐东吴,谋大业,同心同德,生死与共。刘关张“桃园3结义”的故事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结义、结拜就是将没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和人,以1种虚构的血缘关系为特征的、准宗族组织的形式结合在1起,形成团体的凝聚力,这是弱小群体抵御强暴、免于饥寒的最常用的手段。桃园结义作为后人效仿的经典和楷模已然深入到社会。【译文】当初,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,家境贫苦,和母亲1起靠贩卖草鞋为生。刘备身高7尺5寸,双手下垂时能够超过膝盖,(耳朵很大,)自己1回头都能看得到;他胸怀大志,平时很少说话,高兴、愤怒等表情不在脸上轻易流露。他曾经与公孙瓒1起在卢植门下学习儒家经义,所以前去依附公孙瓒。公孙瓒派他与田楷夺取青州,建立了战功,因此把他任命为平原国相。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、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,他与这两人同榻而眠,情同手足,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,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。他们跟随刘备应付周旋,不避艰险。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见公孙瓒,刘备见到赵云后,认为他胆识出众,便用心交结。于是赵云就跟随刘备到了平原国,为他统领骑兵。21.★绝妙好辞【文学常识】《世说新语》是南北朝时期(公元420年~公元581年)的1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,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、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。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(403—444年)撰写,今传本皆作3卷,分为德行、言语等3十6门,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,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,保存了社会、政治、思想、文学、语言等方面史料,价值很高。《世说新语》善用对照、比喻、夸张及白描等文学手法,佳句多多,典故不俗,后人对“魏晋风度”的理解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部著作,尤其是摹划人物,只寥寥数语,精神面貌便跃然纸上,诚为中华文学中的瑰宝奇葩。可惜的是,《世说》1书刚刚撰成,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,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,时年仅41岁,宋文帝哀痛不已,赠其谥号为“康王”。【译文】魏武帝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,杨修跟随着。碑的背面题写了“黄绢、幼妇、外孙、齑臼”8个字。魏武帝对杨修说:“你懂不懂得它的含义?”杨修回答说:“懂得。”魏武帝说:“你不要说,等我想1想。”走了3十里路,魏武帝才说:“我已经懂得了。”于是让杨修另外记录下他所理解的意思。杨修记道:“黄绢,是有色的丝,在字中是1个‘绝’字;幼妇,是年少女子,在字当中是1个‘妙’字;外孙,是女儿之子,在字当中是1个‘好’字;齑臼,是受辛之器,在字当中是1个‘辞’字:合起来就是‘绝妙好辞’的意思呀!”魏武帝也记下了这8个字的含义,与杨修所记相同,于是他感叹说:“我的才能比不上你,竟然发觉相差了3十里。” 22.★牧童捉小狼【文言知识】 说“且”。“且”的义项较多,在句中1般作虚词用。当它作为连词的时候,1般有3个义项:表示并列,可译为“又”;表示递进,可译为“而且”;表示让步,可译为“尚且”。文中的“且号且抓”应该表示并列,是又叫又抓的意思。23.★林逋论学问【启发与借鉴】 学与问。上文中说,问是为了学,而学又是为了做人,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。刘开在《问说》中指出:“君子之学必好问。问与学,相辅而行也,非学无以致疑(引起疑问),非问无以广识。好学而不勤问,非真能好学者也。”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,指出“问”的重要作用。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,如荀子在《劝学》中说: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(明晓)乎心,布乎4体,行乎动静……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。口耳之间则(才)4寸耳,曷足以美7尺之躯哉(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4寸,怎么能使自己7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)?”24.★1轴鼠画【启发与借鉴】 侧面描写文中写东安人士的画技逸群,其鼠画栩栩如生,形态逼真。文中却没1句话直接介绍或描绘画面上的老鼠,事实上即使介绍或描绘了,也很可能是平庸之笔,因为难于写得形神兼备。作者巧妙地避开难点,大写其猫,说猫见了轴上的鼠画“踉跄逐之”,“踉跄”两字,极力描写猫的急于追逐,而猫的急不可待又正说明鼠画的逼真。把猫儿的错觉写得愈活,就愈能烘托出鼠画的活龙活现。这就是侧面描写的妙用。乐府《陌上桑》中说秦罗敷是个极美丽的女子,其中写道:“行者见罗敷,下担捋髭须。少年见罗敷,脱帽著帩头。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;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。”作者也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秦罗敷的美貌。25.★勉谕儿辈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尺牍”:尺牍即木牍,也称木书、版书或版牍,是1种用1定规格的木板(少数用3棱形木柱)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。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,但最常见的是1平方市尺、厚度为1 市寸,故称尺牍、尺翰之名。多用于书法、绘画。后逐渐成为书信的代名词。由于尺牍的兴盛,私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,从书法角度来说,尺牍又逐渐成为1种特殊的形制,衍变为书(诗)稿、奏章、匾额、对联、条幅、斗方等表现形式。著名的有《尺牍9札》(元·赵孟頫著)、《内简尺牍编注》十卷(宋·孙觌撰)、《尺牍丛话》(郑逸梅著)。26. ★★刘庆问饮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向”:“向”用作时间副词时,可译为“先前,过去”,“不久前”、“刚才”等,这要看具体语境而定。27. ★★勾践困于会稽【文化知识】通假字:通假字也称“古字通假”,是指古书上用1个声音相同或相近、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,来代替另1个字使用的现象。28.★★孔子过而不式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式” “式”同“轼”,车前扶手的横木。乘车者身靠横木,表示敬意。上文“孔子过而不式”中的“不式”,意为不表示敬意。29.★★汗不敢出【文言知识】 说“令” 上文有两个“令”。它们的含义不同。“钟毓、钟会少有令誉”中的“令”,指美好。“令誉”意为美好的名声。由“令”的“美好”义,又引申用作表尊敬的称谓。如“令郎”是尊称对方的儿子;“令爱”是尊称对方的女儿;“令尊”、“令堂”是尊称对方的父亲、母亲。又,上文“可令儿子来”中的“令”指“使”、“让”。30.★★吴郡陈遗【启发与借鉴】 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古语有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,希望老来有子女赡养。如今虽然老人有养老金,但作为子女时常关心父母也是应该的。陈遗把焦饭(锅巴)留给母亲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事,然而他的心意应称赞。

第8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化常识



3、第8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化常识

1. ★鲁人徙越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其”: “其”作为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他的”或“那”、“那个”,这里容易理解的。上文“其可得乎”中的“其”,作副词用,相当于“难道”。它又指“大概”。如“水淹千里,民其无望焉”,意为大水淹没千里土地,百姓大概没希望了。又指“1定”。如“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”,意为你1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期望。2. ★农夫殴宦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宦者”: “宦者”俗称“太监”,又称“寺人”或“宦寺”,就是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。他们依仗皇帝的权势,常在外横行不法,欺压百姓。3. ★教学相长【文化常识】说“至”:上文有“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”,其中“至”解释为“极”,“至道”指极好的道理。成语有“至高无上”。它又指“周到”。如“虽非亲戚,然助之至”,意为虽然不是亲属亲戚,然而帮助的周到。它还指“到达”。4. ★樊重树木【文化常识】《齐民要术》:《齐民要术》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(xié)所著的1部综合性农书,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1。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。它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、食品的加工与储藏、野生植物的利用等,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。5. ★颜回好学【文化常识】颜回(前521~前481),春秋末鲁国人。字子渊,亦称颜渊,孔子最得意的弟子。《论语·雍也》说他“1箪(dān)食,1瓢饮,在陋巷,人不改其乐。”为人谦逊好学,“不迁怒,不贰(èr)过”以德行著称,孔子赞赏他“贤栽回也”,“回也,其心3月不为仁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。不幸早死。6. ★王充博览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太学”:周朝设在王宫里的最高学府叫“辟雍”,诸侯各国的最高学府叫“太学”,平民也可入学,王充即是。魏晋北朝时改为“国子学”、“国字寺”。隋朝改为“国字监”,这个名称1直用到清末。7. ★不记人过说“穷”:“穷”指“尽”。如《登鹳(guàn)雀楼》: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1层楼。”又,“帝欲使其言穷”,意为皇帝想让他把话说尽。由“尽”,引申为“彻底”。上文“悔不穷问”中的“穷”,指“彻底”,意为懊悔没彻底追问。又指“走到尽头”。如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”它还解释为“困窘”、“贫困”等。8. ★欲食半饼喻【文化常识】说“是”:“是”在文言中多作“这”解释。上文“而作是言”,意为却发出这样的话。又,“是日天晴”,意为这天天气晴好。又,“是人也无礼”,意为这个人没礼貌。又,“是人也无礼”,意为这个人没礼貌。又,“是犬为他人所弃”,意为这狗被别人抛弃了。9. ★反裘负当【文化常识】说“臣”:“臣”本指男性奴隶。《诗经》上说,普天之下“莫非王臣”,意为天下百姓都是周王的奴隶。后用作君主时代官吏和庶人的统称。“大臣”指官员,“小臣”指百姓。“群臣拜见皇帝”,这“臣”便指官员。又用作对话时谦卑的自称。上文“臣爱其毛”中的“臣”,相当于“我”,是“负刍(chú)”者的自称,句意为我怜惜它的毛。10. ★管庄子刺虎【文化常识】说“举”:“举”是个多义项的动词。其常用义有(1)抬起。(2)推举,推荐。(3)发动。(4)推行。(5)举动,行动。11. ★齐人有好猎者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得无”:“得无”作为副词性结构,表示推测或反问,常跟疑问语气词相呼应,可译为“该不会”、“怎能不”、“莫非,恐怕,是不是”等。如“天晦,得无雨乎”,意为天色昏暗,莫非要下雨了。又,“久无音信,得无有恙乎”,意为产就没音信,该不会有病害吧!12. ★何梅谷之妻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儒学”:儒学,儒家学说。儒家是先秦时期的1个思想流派,以孔子为代表,主张礼治,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。13. ★邴原泣学【文言知识】说“孤”:现代汉语中的“孤”,多指失去父母的孩子,成为“孤儿”。但文言中的“孤”,往往指失去父亲的孩子。上文“邴原少孤”,意为邴原小时候失去了父亲。又,“欧阳修少孤,其母教其识字”,这“孤”显然指失去父亲,因为他的母亲还在。14. ★晋人好利【文言知识】说“何……之有”:“何……之有”是“有何……”的倒装句式,1般用于反问。如《公输》“宋有何罪之有”,即“宋有何罪”。又如上文中“何哂(shěn)之有”,即“有何哂”,可译为“有什么好笑的”。15. ★范仲淹罢宴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谥(shì)号”上文说的“范文正公”,即范仲淹,“文正”是他的谥号。谥号是古代帝王或贵族、名人死后,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。范仲淹因为生前文学成就较高,行为正直,故谥为“文正”,后世称“范文正”。他生前是没有这个称谓的。唐朝的韩愈谥“文”,后世称韩文公。这都是褒称。隋炀(yàng)帝杨广因生前阴险残酷、穷兵黩武,故死后得恶谥“炀”。16. ★1知半解【文言知识】说“者”:“者”有多种用法,其基本用法是作助词和语气词。上文“宋人有学者”、“吾所贤者”等中的“者”,用在动词或所字结构后面,是助词,可译为“……的人(事、物)”。“者”还有另外两种助词的用法:1是嵌在数词后组成“者”字结构,表示几种人、几件事或几样东西,如“2者必居其1”;2是跟“如”、“若”、“似”等字配合,组成比况短语,可译为“像……样子”、“像……似的”,如“貌若甚戚者”。17. ★非所言勿言【文化常识】《说苑》:西汉刘向编撰。内分君道、臣术、建本、立节等2十门。分类专撰先秦至汉代史事。杂以议论,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理念。18. ★武王问治国之道【文言知识】说“若何”:上文“治国之道若何”、“爱民若何”中的“若何”是代词,表示疑问,与“如何”相同,可译为“怎么样”。19. ★君子之言【文言知识】说“百”:“百”是数词,指十的十倍。其特点是表示数量而不1定与量词搭配:(1)表示物量时直接用在名词前作定语,如“百感交集”、“百口莫辩”;(2)表示动量时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,如:“百闻不如1见”、“百折不饶”。20.★刘备纳贤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刘关张”:在历史上,刘备、关羽和张飞3人关系亲密的“恩若兄弟”。再加上《3国演义》的渲染,虚构了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的情节,发誓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”,他们1起反董卓、抗曹操、伐东吴,谋大业,同心同德,生死与共。刘关张“桃园3结义”的故事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结义、结拜就是将没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和人,以1种虚构的血缘关系为特征的、准宗族组织的形式结合在1起,形成团体的凝聚力,这是弱小群体抵御强暴、免于饥寒的最常用的手段。桃园结义作为后人效仿的经典和楷模已然深入到社会。【译文】当初,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,家境贫苦,和母亲1起靠贩卖草鞋为生。刘备身高7尺5寸,双手下垂时能够超过膝盖,(耳朵很大,)自己1回头都能看得到;他胸怀大志,平时很少说话,高兴、愤怒等表情不在脸上轻易流露。他曾经与公孙瓒1起在卢植门下学习儒家经义,所以前去依附公孙瓒。公孙瓒派他与田楷夺取青州,建立了战功,因此把他任命为平原国相。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、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,他与这两人同榻而眠,情同手足,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,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。他们跟随刘备应付周旋,不避艰险。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见公孙瓒,刘备见到赵云后,认为他胆识出众,便用心交结。于是赵云就跟随刘备到了平原国,为他统领骑兵。21.★绝妙好辞【文学常识】《世说新语》是南北朝时期(公元420年~公元581年)的1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,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、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。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(403-444年)撰写,今传本皆作3卷,分为德行、言语等3十6门,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,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,保存了社会、政治、思想、文学、语言等方面史料,价值很高。《世说新语》善用对照、比喻、夸张及白描等文学手法,佳句多多,典故不俗,后人对“魏晋风度”的理解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部著作,尤其是摹划人物,只寥寥数语,精神面貌便跃然纸上,诚为中华文学中的瑰宝奇葩。可惜的是,《世说》1书刚刚撰成,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,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,时年仅41岁,宋文帝哀痛不已,赠其谥号为“康王”。【译文】魏武帝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,杨修跟随着。碑的背面题写了“黄绢、幼妇、外孙、齑臼”8个字。魏武帝对杨修说:“你懂不懂得它的含义?”杨修回答说:“懂得。”魏武帝说:“你不要说,等我想1想。”走了3十里路,魏武帝才说:“我已经懂得了。”于是让杨修另外记录下他所理解的意思。杨修记道:“黄绢,是有色的丝,在字中是1个‘绝’字;幼妇,是年少女子,在字当中是1个‘妙’字;外孙,是女儿之子,在字当中是1个‘好’字;齑臼,是受辛之器,在字当中是1个‘辞’字:合起来就是‘绝妙好辞’的意思呀!”魏武帝也记下了这8个字的含义,与杨修所记相同,于是他感叹说:“我的才能比不上你,竟然发觉相差了3十里。” 22.★牧童捉小狼【文言知识】 说“且”。“且”的义项较多,在句中1般作虚词用。当它作为连词的时候,1般有3个义项:表示并列,可译为“又”;表示递进,可译为“而且”;表示让步,可译为“尚且”。文中的“且号且抓”应该表示并列,是又叫又抓的意思。23.★林逋论学问【启发与借鉴】 学与问。上文中说,问是为了学,而学又是为了做人,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。刘开在《问说》中指出:“君子之学必好问。问与学,相辅而行也,非学无以致疑(引起疑问),非问无以广识。好学而不勤问,非真能好学者也。”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,指出“问”的重要作用。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,如荀子在《劝学》中说: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(明晓)乎心,布乎4体,行乎动静……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。口耳之间则(才)4寸耳,曷足以美7尺之躯哉(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4寸,怎么能使自己7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)?”24.★1轴鼠画【启发与借鉴】 侧面描写文中写东安人士的画技逸群,其鼠画栩栩如生,形态逼真。文中却没1句话直接介绍或描绘画面上的老鼠,事实上即使介绍或描绘了,也很可能是平庸之笔,因为难于写得形神兼备。作者巧妙地避开难点,大写其猫,说猫见了轴上的鼠画“踉跄逐之”,“踉跄”两字,极力描写猫的急于追逐,而猫的急不可待又正说明鼠画的逼真。把猫儿的错觉写得愈活,就愈能烘托出鼠画的活龙活现。这就是侧面描写的妙用。乐府《陌上桑》中说秦罗敷是个极美丽的女子,其中写道:“行者见罗敷,下担捋髭须。少年见罗敷,脱帽著帩头。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;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。”作者也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秦罗敷的美貌。25.★勉谕儿辈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尺牍”:尺牍即木牍,也称木书、版书或版牍,是1种用1定规格的木板(少数用3棱形木柱)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。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,但最常见的是1平方市尺、厚度为1 市寸,故称尺牍、尺翰之名。多用于书法、绘画。后逐渐成为书信的代名词。由于尺牍的兴盛,私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,从书法角度来说,尺牍又逐渐成为1种特殊的形制,衍变为书(诗)稿、奏章、匾额、对联、条幅、斗方等表现形式。著名的有《尺牍9札》(元·赵孟頫著)、《内简尺牍编注》十卷(宋·孙觌撰)、《尺牍丛话》(郑逸梅著)。26. ★★刘庆问饮【文化常识】说“向”:“向”用作时间副词时,可译为“先前,过去”,“不久前”、“刚才”等,这要看具体语境而定。27. ★★勾践困于会稽【文化知识】通假字:通假字也称“古字通假”,是指古书上用1个声音相同或相近、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,来代替另1个字使用的现象。28.★★孔子过而不式【文化常识】话说“式” “式”同“轼”,车前扶手的横木。乘车者身靠横木,表示敬意。上文“孔子过而不式”中的“不式”,意为不表示敬意。29.★★汗不敢出【文言知识】 说“令” 上文有两个“令”。它们的含义不同。“钟毓、钟会少有令誉”中的“令”,指美好。“令誉”意为美好的名声。由“令”的“美好”义,又引申用作表尊敬的称谓。如“令郎”是尊称对方的儿子;“令爱”是尊称对方的女儿;“令尊”、“令堂”是尊称对方的父亲、母亲。又,上文“可令儿子来”中的“令”指“使”、“让”。30.★★吴郡陈遗【启发与借鉴】 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古语有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,希望老来有子女赡养。如今虽然老人有养老金,但作为子女时常关心父母也是应该的。陈遗把焦饭(锅巴)留给母亲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事,然而他的心意应称赞。

中学生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的读后感



4、中学生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的读后感

2009年寒假我的收获可多啦,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读了1本在读书时没空读的课外阅读好书——《不可不知的2000个地理常识》,它把我们可能感兴趣的、觉得有意思的2000个地理常识编辑成册,让我轻松阅读古今中外的地理,从而丰富知识、开拓视野。虽然我还没有能全部看完,可是已经了解了许多有趣的知识。如果你想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,就让我挑1两个简短的地理常识来说说吧。 山脉:山脉是沿1定方向延伸,若干条山岭组成的连绵山体,应像脉状而被称为山脉。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,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。世界上著名的山脉主要有亚洲的喜玛拉雅山脉、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、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。 山系:通常彼此之间在成因上有关系,并按1定方向延伸的1组山脉,称为山系。世界上著名的山系如亚洲的喜玛拉雅山系、美洲的科迪勒山系等。喜玛拉雅山系就包括柴斯克山脉、达拉克山脉、西瓦利克山脉和大小喜玛拉雅山脉…… 这本书带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翱翔。有时间我会继续把它看完,到时再和大家分享其中的快乐。

相似内容
更多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