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名的常识,语文诗词常识问题,什么词牌之类的

词牌名的常识



1、词牌名的常识

据《隋唐嘉话》,隋炀帝凿汴河之时制《水调歌》唐时演为大曲。大曲有散序、中序、入破3部分,“歌头”为中序的第1章。9十4字,十7句,前后片各4平韵。宋人在前后片两6言句常夹叶仄韵,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用韵者,对初学者束缚太多,不宜从。(2)起2句各5字,首句下3字,词家多喜用仄平仄。第3句十1字,写作上6下5,亦可作上4下7,东坡此词前片“不知天上”句为上6下5,而于后片“不应有恨”句则为上4下7,可以为证。第5句亦6字,可与上句对偶。后片第3句3字作仄平平,亦属定格。(3)例1是1首情文并茂的好词,当时作者在山东密州,他的政治处境很不得意,加上想念他分别了7年之久的弟弟子由,“每逢佳节倍恩亲”,在中秋的晚上填了这首词。此词是怎么写的呢?前片开头,作者不是说“今日是中秋”,而是化用李白诗句(“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1问之。”),以“今夕”两句为引子,暗中点出节日。结合地上联想到天上,似乎看到了广寒宫里的1片琼楼玉宇,乘风归去又多么好啊!但词里突然来了个转折,生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。说的是天上,指的是人间。在这种遐想背后正反映着作者1面想回到朝廷中去,1面又怕在激烈的党争中再受打击的矛盾心理。最后,思想斗争胜利了,“起舞”两句,表明那天上的胜景,毕竟比不上人间美好,作个地方官不是更现实1点吗?“何似在人间”句中的“何似”,是“哪里比得上”的意思。前片就这样结束了,非常干净利落。后片借月光进1步抒情。开头3句,写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,低低地照进了雕花的门窗,还照着夜不成寐的人。这样自然过渡到产生怀念这情了。“不应”句说,月亮啊!看到你本不该有什么愁恨的,但你又为什么总是趁着人们分别的时候团圆呢?这1反诘,发人深省,情景交融,不落俗套。不过作者仍把它拉回来,“月有阴晴”句,用形象化的手法道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,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,精神境界更比1般高出1筹。“但愿”两句,又归到怀人本题,提出了美好的愿望:希望彼此健康长寿,即使相隔千里之遥,也还可以共享1下美好的月色。这既是对不能团聚的安慰,又是给自己的政治遭遇的解脱,在写法上,结句的“婵娟”与开头的“明月”也是紧密呼应的。前人认为,“中秋词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1出,余词尽废。”(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)其所以杰出,首先是作者以乐观主义思想取代感伤情调,在写别离之情的词中独树1帜;同时它的成功也同作者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分不开的。词的头绪虽然较多,但作者巧妙地用中秋月亮为线索,贯穿全词,甩得开,收得拢。我们学习填词,特别要注意这1点。例2是辛派词人陈亮的名作之1。公元1186年金主完颜雍生日,宋孝宗赵 (音sh¨n,慎的异体字)派章森为使前往祝贺,陈亮写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勉慰他。词的前片分3个层次:第1写南宋不是没有人才。第2是对章的赞许和寄予期望。第3点明这种朝拜不过是暂时的,有期1日还会叫他到长安的蒿街(外来使臣住居的地方)上来见面的。后片也表达了3层意思:第1写被金占领的中原地区本是我们祖先传下的神圣领土。第3相信迟早会有英雄起来恢复中原的,金朝寿命长不了,宋朝必将中兴。在当时主和派得势,朝廷1片屈辱求和的气氛中作者独出已见,写出这种藐视敌人,对自己充满胜利信心的词来,是很不寻常的。再从词的艺术性来看,气势充足,音节响亮,形式和内容取得了统1,也是可取的。前后片的1些句子如“且复穹庐拜,会向蒿街逢。”“万里腥膻如许,千古英灵安在。”两两相对,意思相反相成,旗帜很鲜明,能起到鼓舞作用。对“尧之都”以下5句,前人早已赞许为“精警奇肆”(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)。这首词虽然文采少1些,或者表现得太露,显得有些不足,但仍然是1首优秀作品。

语文诗词常识问题,什么词牌之类的



2、语文诗词常识问题,什么词牌之类的

密州出猎就是这词的名啊。 词牌只是定了这词的基本基调,就像歌曲里的曲1样 而这词的内容就由名来定出了。

苏轼词及词牌的文言常识?



3、苏轼词及词牌的文言常识?

词牌名《浣溪沙》《水调歌头》等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,豪放词派代表人,唐宋8大家之1。

“xx·xx ”形式的词牌名有哪些?快点行不?



4、“xx·xx ”形式的词牌名有哪些?快点行不?

先纠正楼主的1个常识性错误,词牌名确实很多,从两个字到7个字的都有。但是楼主问题中的格式是“xx·xx ”形式,我们注意到中间的点号。其实公认的说法和格式是,点号之前的为词牌名,点号后的为题目。。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,广义上面,其实乐府和词是归于同1文学体裁的。在乐府中来看的话,也有《秦风•蒹葭》这样的名篇,但是这和词牌名什么已经无关了。 所以还请楼主把问题具体1些。。

选择自己喜欢的1篇古文常识用不同的词牌改写文中的1段也可以改成5言故事?



5、选择自己喜欢的1篇古文常识用不同的词牌改写文中的1段也可以改成5言故事?

写作 学习改写 文题1: 选取1则古代寓言,用现代汉语改写成1篇小故事。300字左右。 文题2: 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1篇,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,换成另1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。不少于600字。 文题3: 本单元的课文,情节富于戏剧色彩,人物形象也很鲜明。从中选择1篇改写成课本剧。 文题1: 题目要求改写古代寓言,寓言故事重在表达内涵。故事的内涵可以从叙述故事、描写形象的过程中自然体现,也可以在文章末尾加1个独立的段落,采用议论句直接揭示故事的寓意。 文题2: 从学过的小说中选1篇来改写,要选择自己特别熟悉、能熟练叙述的。可只改写课文片段,也可改写全篇,改写时1定要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,换成另1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。叙事要清晰,人称和语言风格要统1,既要忠实于原作,又要新颖有趣。 文题3: 改写课本剧,首先,要熟悉课文内容,理解人物性格。其次,改写时情节要完整、自然,人物行为语言要符合原文中人物性格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为适应演出的需要,与小说相比,剧本中的时间、人物、情节、场景应该更集中,改编时,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,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成独白或旁白,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,用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发展,要注意突出戏剧冲突。 改写是1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,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。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,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改换表现形式,如改换体裁,改换人称,改换叙述方法等;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、丰富和补充。改写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分析、综合的基本功。改写的要求主要有:(1)文章不能出现与原文不1致的中心思想,要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部分,确定其取舍、详略和结构安排;(2)要处理好原文和改写文的关系,既要符合原文的意思,又应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,借助联想又不凭空乱想;(3)要处理好不同体裁、不同写法之间的关系,既要保持原文的精彩之处,又应符合新体裁、新写法的要求。

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1项是( )A.词有词牌,词牌是指词的题目。1般说...



6、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1项是( )A.词有词牌,词牌是指词的题目。1般说...

A试题分析:A选项中“词牌是指词的题目”应为“词牌,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”。 文学常识复习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4个方面: 1.作家的生活年代、 朝代 (外国作家的国别) 2.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; 作 3.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;4.与课本相关的内容,包括诗文内容、写作目的。 文学常识的复习,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、作品为主,可 将众多的作家、作品按古代、现当代、外国3个方面分类整理,再列出表格, 将作家姓名(字号)、朝代、作品、出处、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、 名句都网络进去,力求全面。另外复习时可与“诗文背诵默写”部分结合起来。考点:识记文学常识。能力层级为识记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