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哲学基础具有哪些现实意义,知识论的问题,就其哲学基础来说,是个认识论的问题。

学习哲学基础具有哪些现实意义



1、学习哲学基础具有哪些现实意义

自古以来哲学就与人生、生活密切相关。在西方哲学发源地的古希腊,苏格拉底就认为,哲学是关于人生知识和道德行为的1种学问, 学哲学就是学做人;柏拉图认为哲学是研究理念的1种学问;亚里士多德认为,哲学要研究“形而上学”问题即经验之后的实在的问题。“希腊3哲”都非常强调哲学追问人生的意义,注重道德践履。现代西方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莫衷1是,但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人安身立本、探究生活意义和价值至为重要。新托马斯主义认为,哲学的任务是帮助建立1种基于信仰的真理,对神学的神秘部分进行解释 ,对坏的信仰的谬论进行驳斥,这是1种精致的神学;法兰克福学派认为,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,哲学的真正社会作用在于批判现存的不合理社会,探索1个合理社会,社会问题是哲学的中心问题,哲学是批判的社会理论;存在主义者认为,哲学是人学,是1种关于人的本体论和伦理学。中国哲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,但与西方哲学不无相似之处,那就是认为,哲学必须研究人生的意义,关注伦理实践。甚至可以说,从1开始,中国哲学就把伦理学置于哲学的中心,无论是谈天人关系、身心关系、形神关系、知行关系、名实关系,都是为了人生的目的,规范人的行为。例如《礼记·表记》谈到殷人思想时说:“殷人尊神,率民以事神,先思而后礼”,这里的“礼”既有祭礼仪式又含有伦理规范的含义;孔子提倡“正名”,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,好像是在谈名实相符的逻辑问题,实质是在辩证礼制等级方面的名称和名分。老子著书上下篇,言道德之意5千余言,《道德经》宣扬,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思想,实际上是1种伦理思想,美学思想。这样看来,尽管古今中外哲学家们的哲学观5花8门,各种各样,但相对哲学究竟是什么也有共识:那就是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,哲学应洞察人生真谛,关注人的生活世界。 当然,哲学关注人的生活世界,并不是说它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来满足人民的需要,它确实没有这样的能力;但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,哲学的功用在于为人的生活提供终极意义的支撑,是1种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。人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,可以归结为经济、政治、文化3大基本领域,它们分别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3大基本需要。经济活动满足人类1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,政治活动满足人类1定的社会秩序的需要,文化活动则满足人类1定的生活意义 的需要。哲学当然是1种文化,或者说首先是1种文化,并且是文化的核心,它的首要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类生活意义的需要。但哲学又不同于1般的文化,它是满足人们形而上的精神需要,即对于生活的终极意义的追求。在现代条件下,哲学的这种基本功能更加凸现了。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,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等,造成了社会物质欲求与精神追求的分裂,使整个人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,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等,造成了社会物质欲求与精神追求的分裂,使整个人类文明向物欲倾斜。社会因素的复杂多变,也使得人们很难弄清生活的最终意义,许多人甚至怀疑生活的最终意义,所谓“意义失落”、“信仰迷茫”是在许多社会成员中存在的精神现象。这说明,生活在社会大变动时期的人们,特别需要哲学的帮助,需要哲学提供生活意义的支撑。 必须注意到,随着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和学科结构的建立,哲学日益学院化、专业化和职业化,哲学也就日益疏远了它的生活世界之根。在更加精巧和技术化的形式中各种哲学派别相互分离、彼此隔绝,以致不仅1个哲学家无法理解另1个哲学家的陈述和论证,而且他对另1个哲学家所从事的是1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也感到迷惑不解。哲学的危机某种意义上说,根源在于哲学与生活的严重脱离。哲学如果1味驰骋旁鹜,极尽巧智,而不返本归原,终将在智慧的卖弄中而消散。正因为如此,20世纪后半叶以来哲学家们竭力呼吁“面向事情本身”、“转向生活世界”,试图重建哲学与生活的联系,以结束哲学的“无家可归”与民众意识的“无依无靠”的景况。

知识论的问题,就其哲学基础来说,是个认识论的问题。



2、知识论的问题,就其哲学基础来说,是个认识论的问题。

B。

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哲学练习题(2)1 “司马光破缸”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1小孩掉进水缸后,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...



3、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哲学练习题(2)1 “司马光破缸”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1小孩掉进水缸后,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...

正确D。

高2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?



4、高2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?

《生活与哲学—知识结构图》 第1单元考点浏览: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(1)哲学是什么 :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(2)哲学基本问题: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(3)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:古代朴素唯物主义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(4)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(5)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(6)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(7)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1单元线索图: 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派别 真正的哲学 哲学史上的伟大的变革 第2单元考点浏览: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(1)哲学的物质概念: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(2)哲学的运动概念: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(3)物质运动的规律: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(4)物质决定意识: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(5)意识的能动作用: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(6)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: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切从实际出发,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论的线索图: 物质 运动 规律 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(原理及方法论) (7)实践: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(8)实践是认识的基础:实践是认识的来源、是认识的动力、是检验真理的唯1标准、是认识的目的 (9)真理: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(10)认识过程: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认识论的线索图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与谬误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(原理及方法论) 第3单元考点浏览: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(1)唯物辩证法: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(2)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: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(3)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: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(4)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: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(5)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:矛盾的同1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(6)用对立统1的观点看问题: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(7)辩证的否定观: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(8)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: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线索图: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否定观 第4单元考点浏览:拥有更美的人生 (1)历史唯物主义: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(2)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: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树立群众观点,坚持群众路线 (3)价值观: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(4)价值观实现途径:对社会、他人的奉献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造并实现价值的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的线索图: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。

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有哪些?



5、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有哪些?

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有:

1、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,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。

2、哲学的本义: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,是爱智之学,是现世的智慧,是“文化的活的灵魂”任务。

3、哲学的任务:就是寻找光明,点燃明灯,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。

4、内涵: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,是系统化、理论化的世界观,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1。

5、形成: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,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、总结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。

6、哲学的基本问题: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;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;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。

7、思维和存在何者第1性,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1标准。

8、思维和存在有无同1性;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,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。

9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:物质是世界本原,物质第1性,意识第2性。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是物质的派生。1

0、唯物主义基本形态:古代朴素唯物主义,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,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。1

1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:否认神创论,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;局限性: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。1

2、唯心主义基本形态: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。1

3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、意志、观念、感觉、经验、心灵夸大为唯1实在的东西;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。1

4、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(上帝、理念、概念、绝对精神)看作世界的本原,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。1

5、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;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;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。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。1

6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: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1,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1,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1(3统1),3个基本特征都统1于实践。1

7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,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,其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。1

8、自然界是物质的,人类社会是物质的,世界的真正统1性在于它的物质性。1

9、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,但不能创造物质。2

0、物质的唯1特性是客观实在性。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。2

1、运动是绝对的、无条件的、永恒的。静止是运动的1种特殊形式。是相对的、有条件的、暂时的。2

2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1。2

3、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,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。2

4、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,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;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,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。2

5、规律不能被改变、消灭、创造。2

6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。2

7、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,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,而是能动的反映。2

8、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,形式是主观的。2

9、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。3

0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,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。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,不具有主观能动性。3

1、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,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。3

2、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。意识具有目的性、主动创造性、自觉选择性。3

3、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,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。3

4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,没有不可认识之物。3

5、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。3

6、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、能动性、客观物质性、社会历史性。认识的来源只有1个,即实践,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: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。3

7、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。3

8、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。

知识论的问题,就其哲学基础来说,是个认识论的问题。



6、知识论的问题,就其哲学基础来说,是个认识论的问题。

参考选择:B。

相似内容
更多>